霓裳中序第一

凭高快醉目。翠拂遥峰相对簇。千丈涟漪泻谷。爱溶漾坠红,染波芬馥。何人笑掬。想温泉、初卸绡彀。春风荡,六宫丽质,那日赐汤沐。
双浴。绣凫飘逐。恍记展、江南数福。而今鬓边渐鹄。阮洞音稀,懒访仙躅。紧船桥畔宿。听静夜、冷冷奏曲。长安远,渭流香腻,暗忆晓鬟绿。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华丽又略带感伤的宫廷沐浴图景,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开头到"赐汤沐")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诗人站在高处醉眼远望,看见青翠山峦与倒映在温泉中的层层涟漪。水波荡漾着飘落的花瓣,染出芬芳的红色,让人联想到杨贵妃在华清池沐浴的场景。"春风荡"三句用含蓄的笔法,暗示当年唐玄宗为妃嫔们赐浴的皇家盛况。

中片("双浴"到"仙躅")转入回忆视角。"绣凫飘逐"的细节生动传神,绣着鸳鸯的浴巾随波漂浮,引出对江南往事的追忆。但"而今"二字突然拉回现实,诗人已是鬓发斑白的中年人,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衷寻仙访道,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惆怅。

下片("紧船桥畔宿"到结尾)转入夜境。船停桥边,静夜传来的泠泠乐声与记忆中长安的繁华形成对照。"渭流香腻"这个通感写法很巧妙,把当年御沟水流都带着脂粉香的奢靡,与如今晓镜中青丝不再的感慨融为一体,用今昔对比收束全篇。

全词最妙处在于虚实交织:实写山水,虚写人事;明写自然景象,暗喻历史兴衰。就像用温泉的水汽作画布,既画出眼前山水,又映出盛唐光影,最后在夜雾中化作一声叹息。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繁华与落寞都在水波倒影中若隐若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