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戒篇 其四
我家乌山下,尚有屋数间。
此邦既喧鬨,不如归故山。
舣舟柴门外,迎者双白鹇。
室中旧木榻,门上新铜锾。
奴樵山之麓,婢钓溪之湾。
东家刈稻去,西家采菱还。
是时新谷入,农务方就闲。
家家招食新,村酒盛花蛮。
颇怪避地客,日日来叩关。
已闻命召虎,未见朝侯狦。
太息勿复道,吾其田间跧。
此邦既喧鬨,不如归故山。
舣舟柴门外,迎者双白鹇。
室中旧木榻,门上新铜锾。
奴樵山之麓,婢钓溪之湾。
东家刈稻去,西家采菱还。
是时新谷入,农务方就闲。
家家招食新,村酒盛花蛮。
颇怪避地客,日日来叩关。
已闻命召虎,未见朝侯狦。
太息勿复道,吾其田间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城市喧嚣、向往乡村宁静生活的文人形象。诗人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田园画卷。
开篇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在山下有老屋,受不了城市的吵闹,决定回乡下住。他用"舣舟柴门外"这样具体的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看见他划船回到老家门口的场景。"双白鹇"的迎接,暗示乡间生态环境的美好。
中间部分用一系列生活细节展现乡村的惬意:旧木榻、新门锁显示老屋的温馨;仆人砍柴、婢女钓鱼的日常,勾勒出悠闲的农家生活;邻居们收割稻谷、采摘菱角的忙碌与欢乐,特别是"家家招食新"的热闹场景,用新米酿酒招待客人的习俗,生动表现了丰收时节农村特有的喜庆氛围。
最后诗人略带幽默地自嘲:我这个避世的人,却天天有人来敲门。提到"召虎"这样的官员称谓,暗示自己不愿与权贵往来,宁愿像田间的蚯蚓一样低调生活。这种自比既有趣味性,又强化了隐居的决心。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把归隐田园的快乐写得真实可感。没有刻意美化农村生活,而是通过砍柴、钓鱼、收割、酿酒这些日常细节,让读者感受到简单生活的满足感。诗人对官场的疏离与对田园的眷恋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平淡是真"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