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词

妾本名家女,生长不出门。
严慈有训诫,讽诵常书绅。
坤道本巽顺,女德在守身。
习成礼义性,自觉芝兰薰。
年当十四五,偶值数厄屯。
有斧柯不伐,有媒不成亲。
自甘不偶分,宁为摽梅嗔。
深闺弄针线,绣出鸳鸯裙。
开奁对妆镜,髻抹巫山云。
悠悠过白日,堂堂背青春。
馀龄四十外,黄气眉头新。
蛛丝知有喜,鳷鹊能通神。
结缡遂夙愿,一朝嫁良人。
相看各妩媚,和气成氤氲。
鹤鸣而子和,恩义鱼水敦。
纫兰已成佩,制锦将为纹。
岂知人心异,背面楚与秦。
旧人渐失爱,新者转殷勤。
冬裘切肌骨,秋扇生埃尘。
我不为参商,胡为各升沈。
我不为草木,胡为异兰芬。
我但知有天,胡天不我闻。
耳目各有别,视听良非真。
谓深非瀚海,谓高非昆崙。
钟鼎无铢两,一羽成千钧。
蛙鸣等鼓吹,蝉噪愈箫笙。
纸窗粉难白,茜裙染不殷。
辨冰不作水,未必知寒温。
语雾良非烟,气类实有分。
差之忽毫釐,缪以千里云。
愿夫回此心,更期推至仁。
妾心本无薄,妾貌光燐燐。
眉宇自神彩,岂效西施颦。
嗟哉甘落寞,异室隔朝昏。
残灯对长夜,寒瓢守孤贫。
病驱不举首,孤鹤长惊魂。
长门有遗恨,空托相如文。
班姬寄心迹,作赋聊自陈。
妾身芥可比,妾命毛可伦。
敢望黄金室,为我烹羔豚。
敢冀白玉堂,为我开芳尊。
时兮不我住,日月如飞轮。
我命终不良,我生胡不辰。
但祈垂旧念,无俾竟沈沦。
得如狗马愿,伏枥羁残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古代女性从少女到中年的坎坷人生,通过她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坚韧。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篇至"堂堂背青春") 女子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接受传统女德教育,养成了温顺守礼的性格。到了适婚年龄却遭遇婚嫁不顺,只能孤独地度过青春。她用刺绣、梳妆打发时间,眼睁睁看着年华老去——这里用"鸳鸯裙""巫山云"等美好意象反衬她内心的寂寞。

第二部分("馀龄四十外"至"恩义鱼水敦") 四十多岁终于遇到良人结婚,两人起初恩爱和谐,像"鱼水"般融洽。这段用了"蛛丝有喜""鳷鹊通神"等吉祥意象,表现她对婚姻的珍视。

第三部分("岂知人心异"至"缪以千里云") 好景不长,丈夫变心宠爱新人,她像"秋扇"被抛弃。这里用了一连串对比:冬裘与秋扇、钟鼎与羽毛、蛙鸣与箫笙,强烈表达被辜负的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感情会变质,就像分不清雾与烟、冰与水。

第四部分("愿夫回此心"至结尾) 尽管遭遇不幸,她仍保持尊严,不学西施装可怜,宁愿守着孤灯过清贫生活。最后引用长门宫陈阿娇、班婕妤的典故,表达"不求富贵只求尊重"的卑微愿望,像老马一样只希望得到一点温存。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 1. 真实的人生轨迹:从期待到失望,从抗争到妥协,展现古代女性完整的生命历程 2. 生动的比喻:把变心比作"秋扇生尘",把委屈比作"一羽成千钧",通俗又深刻 3. 柔中带刚的性格:即使被抛弃也不自轻自贱,保持"眉宇神采"的骨气 4. 时代的悲剧性: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无法掌控命运的普遍困境

这位女子像一面镜子,既照见古代婚姻制度的残酷,也映出人性中永恒的渴望——对尊严的坚守和对温情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