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日鲍端公宅遇吴天师联句

道流为柱史,教戒下真仙。 ——严维
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鲍防
游方依地僻,卜室喜墙连。 ——谢良辅
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杜弈
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李清
昔去遗丹灶,今来变海田。 ——刘蕃
养形奔二景,炼骨度千年。 ——谢良弼
骑竹投陂里,携壶挂牖边。 ——郑概
洞中尝入静,河上旧谈玄。 ——陈元初
伊洛笙歌远,蓬壶日月偏。 ——樊珣
青骡蓟训引,白犬伯阳牵。 ——丘丹
法受相君后,心存象帝先。 ——吕渭
道成能缩地,功满欲升天。 ——范淹
何意迷孤性,含情恋数贤。 ——吴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中元节(道教重要节日)时,一群文人雅士在鲍端公家中与吴天师聚会联句的场景。全诗通过多人接力创作的形式,展现了道教修行的玄妙境界和文人雅集的超脱情怀。

诗歌开篇点明聚会的性质——这是一场道教修行者的聚会("道流为柱史"),大家共同探讨修炼心法("初修内景篇")。接着用一系列生动的意象描写修行生活:打开珍藏经书的宝匣("宝笥开金箓"),在仙境般的池边漱口("华池漱玉泉"),骑着竹马嬉戏("骑竹投陂里"),把酒壶挂在窗边,充满闲适趣味。

诗中运用大量道教典故:
- "怪龙随羽翼"暗指得道者可驾驭神兽
- "青骡蓟训引"用汉代蓟子训骑青骡的典故
- "白犬伯阳牵"指老子(伯阳)的传说
这些典故共同营造出神秘玄妙的氛围。

最精彩的是结尾处吴筠的总结:他谦逊地说自己为何还留恋尘世("何意迷孤性"),其实是表达对在场诸位贤士的仰慕之情。这种以退为进的写法,既符合修道者淡泊的形象,又巧妙赞美了聚会众人。

全诗就像一幅动态的文人雅集图卷,将道教修炼的玄理与文人交友的雅趣完美结合。多人联句的形式更让诗歌如同一次思想碰撞的现场记录,让读者仿佛亲临这场中元节的超凡聚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