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林田惠诗有孤山探梅之句用韵为谢

向来山里读书房,便是人间白玉堂。
地有梅花三百本,春回纸帐五更霜。
山林有约狐淘(疑当作孤陶)令,岁月无情老子长。
欲起林逋说香影,急须同买月中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中读书赏梅的闲适生活,同时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知音同游的向往。

前四句勾勒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场景:诗人在山中的书屋就像人间仙境(白玉堂),这里种着三百株梅花,春天来临时,纸糊的帐子映着五更天的寒霜。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营造出清雅脱俗的意境。

五六句用了两个典故:"狐陶令"可能指隐居的贤士(或暗指诗人自己),"老子长"则借用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典故,感叹岁月无情流逝。这两句透露出诗人虽然享受隐居生活,但也感受到时光飞逝的惆怅。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突然想叫上宋代著名隐士林逋(以"梅妻鹤子"闻名),一起去月宫赏梅。这个突发奇想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也暗示现实中缺少知音同赏的寂寞。"月中航"的想象给全诗增添了浪漫色彩。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梅花、书斋、月光等元素,画出隐士的清高与孤独。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突发奇想——因为太爱梅花,甚至想约古人同游月宫,这种天真烂漫的念头让整首诗活了起来。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