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亭二十韵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南服颁诏条,东林证迷误。
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
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
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
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
孱颜石户启,杳霭溪云度。松籁韵宫商,鸳甍势翔溯。
津梁危彴架,济物虚舟渡。环流驰羽觞,金英妒妆嫭。
笳吟寒垒迥,鸟噪空山暮。怅望麋鹿心,低回车马路。
悬冠谢陶令,褫珮怀疏傅。遐想蜕缨緌,徒惭恤襦袴.
福盈祸之倚,权胜道所恶。何必栖禅关,无言自冥悟。
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
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
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
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
孱颜石户启,杳霭溪云度。松籁韵宫商,鸳甍势翔溯。
津梁危彴架,济物虚舟渡。环流驰羽觞,金英妒妆嫭。
笳吟寒垒迥,鸟噪空山暮。怅望麋鹿心,低回车马路。
悬冠谢陶令,褫珮怀疏傅。遐想蜕缨緌,徒惭恤襦袴.
福盈祸之倚,权胜道所恶。何必栖禅关,无言自冥悟。
现代解析
这首《越亭二十韵》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背景
诗人任职于南方的地方官,有机会游览美丽的山水,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但他同时也对官场的纷烦感到厌倦,想要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分析
1. 开头与心境
- 诗的开头提到诗人担任地方官,本意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 诗人未去述职,而是选择远离城市喧嚣,感受自然的宁静。
2. 自然景色
- 阳光与云雾:西岩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深壑中还笼罩着昨晚的雾气。
- 温度与空气:阳光带来清凉,凉风吹拂,令人感到舒适。
- 高处的宁静:站在高处,感觉心灵安静,可以远眺山川的布局。
3. 自然中的细节
- 孤帆与乌鸦:孤零零的船只和乌鸦的飞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有生机的画面。
- 洞府的神秘:诗人独自探访洞府,仿佛遇到了传说中的仙人,感受到了神秘的力量。
4. 人生哲理
- 时间与虚妄:瞬间的感觉仿佛达到了真正的心灵交融,而百年奋斗却是虚妄。
- 自然的启示:石洞打开,溪云飘过,松树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是自然界的乐章。
- 济世与自我:诗人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同时也希望追求心灵的宁静。
- 情感与物质的矛盾:诗人想象自己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像疏广那样挂印回乡。
- 祸福相依:诗人认识到好运与不幸总是相互依存,力量强大也容易受到道家的鄙视。
- 真正的智慧:诗人认为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禅关的智慧,真正的理解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
诗歌整体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哲学。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