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霖歌

西方龙儿口犹乳,初解驱云学行雨。纵恣群阴驾老虬,
勺水蹄涔尽奔注。叶破苔黄未休滴,腻光透长狂莎色。
恨无长剑一千仞,划断顽云看晴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连绵秋雨带来的压抑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渴望拨云见日的强烈愿望。

开篇用"龙儿喝奶"的生动比喻,形容初生的雨云像幼龙刚学会行云布雨,笨拙却来势汹汹。接着用"老虬(老龙)驾车"的意象,表现乌云翻滚如同群龙乱舞,把小小水洼都变成了奔流的积水。

中段具体描写雨势:树叶被打穿,苔藓泡得发黄,雨水却仍不停歇。被雨水浸泡的野草泛着病态的油光,疯狂生长——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潮湿感。

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恨不能有一把千丈长剑,劈开这顽固的乌云,重见碧蓝晴空。这个充满张力的结尾,既凸显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又展现了人类对抗困境的浪漫想象。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幼龙学雨""老龙驾车"等拟人化描写,把寻常秋雨写得活灵活现;二是通过"长剑劈云"的夸张想象,把人们对阴雨天的烦躁情绪转化为充满诗意的抗争画面,让读者在压抑中感受到突破的力量。

李沇

李沇,唐诗人。字东济,江都(今扬州)人。父李蹊,昭宗时为宰相。沇有俊才,文学渊奥,当时公相子弟无能及之。其应举时之行卷《明易先生书》、《答明易先生书》,颇为时人所称赏。昭宗乾宁二年(895),父子同为王行瑜所杀。后行瑜被诛,诏赠沇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