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渡二首 其二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思乡的动人画面。

开篇"楚岫接乡思"用楚地的山峦连接起浓浓的乡愁,就像我们看见熟悉的景物突然想起家乡一样自然。"茫茫归路迷"生动地表现了游子面对漫长归途时的迷茫,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往哪走。

后两句情感更加深沉。"更堪斑竹驿"中,驿站旁斑驳的竹影本已让人伤感,偏偏这时又传来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这种鸟鸣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离别之苦,就像在我们最想家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首勾起回忆的老歌。

全诗妙在将视觉(山峦、斑竹)与听觉(鹧鸪啼)相结合,就像电影镜头般层层递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驿站的黄昏,感受到诗人越来越浓的思乡愁绪。短短四句,道尽了天下游子共通的惆怅。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