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满群山 白门署馆对雪

红板桥南,锦衣仓口,糅绵舞絮漫漫。琼沙淅沥,吴盐飘瞥,偏将屈戍敲弹。

此中歌玉树,想千载、琼花未残。独怜对酒,无缘蜡屐,寂寞强凭栏。

记起景阳宫旧事,玉儿缟素,憔悴辞銮。诗颠不禁,酒狂陡发,茫茫哀乐无端。

钟陵消紫翠,捲毳幕、浑如白檀。来朝径去,渔蓑披了江上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情感层次丰富。

上阕(前半部分)以细腻的笔触写雪景: 1. 开篇用"红板桥""锦衣仓"等具体地名,把读者带入南京城的实景中,雪花像揉碎的棉花、飘舞的柳絮般漫天飞舞。 2. "琼沙""吴盐"两个比喻,把雪比作沙粒和盐粒,突出雪的晶莹洁白和簌簌落下的动态美。 3. "敲弹屈戍"这个细节很生动,写雪花敲打门窗的声音,让雪景有了听觉维度。 4. 联想到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典故,用"琼花未残"暗示历史兴亡的感慨。

下阕(后半部分)转入抒情: 1. 用"景阳宫旧事"典故,写陈后主妃子张丽华被俘时的场景,把个人寂寞与历史悲剧联系起来。 2. "诗颠""酒狂"直抒胸臆,表现面对雪景时复杂难言的情绪波动。 3. "钟陵"指南京紫金山,雪中远望山色消隐,帐篷都变成白色,画面纯净而苍茫。 4. 结尾笔锋一转,想象明天披着蓑衣江上看雪的闲适,在沉重中透出一丝洒脱。

全词特色: - 时空交织:将眼前雪景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 - 感官丰富:视觉(白茫茫雪景)、听觉(敲窗声)、触觉(寒冷)俱全 - 情感跌宕:从寂寞凭栏到哀乐无端,最后归于超脱 - 用典自然:历史典故不显生硬,与雪景描写水乳交融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苍茫雪景中引发的历史沉思和人生感慨,既有"念天地之悠悠"的宏大感,又有"独怜对酒"的个人情绪,结尾的渔翁想象又给沉重的氛围带来一丝光亮。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