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井闸(在济宁)

济州州南天井闸,东往西来万巨航。
地接燕吴通漕运,水连汶泗合微茫。
入云鼓角军城壮,照野星河客枕凉。
揽袂起来瞻曲阜,楷林高处有虹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济宁天井闸的繁忙景象和壮美风光,充满生动的画面感。

前两句直接点明地点——济宁南边的天井闸,这里东西方向的巨型船只往来不绝。用"万巨航"这个夸张的数字,突出水运的繁忙程度。

三四句解释这里为何重要:它连接北方(燕)和南方(吴)的漕运要道,汶河、泗河等水系在此交汇。"微茫"二字用得巧妙,既写水汽朦胧的实景,又暗含这条水路对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意义。

五六句转入夜景描写:军营的鼓角声直冲云霄,显出一派雄壮气象;星河倒映在河面上,照亮了旅人的枕头。"客枕凉"三字特别传神,既写夜凉,也透露出旅人独宿的淡淡愁绪。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突然起身远眺,在楷树林的高处看到了曲阜方向的神秘虹光。这里暗含对儒家圣地曲阜的向往,"虹光"既是实写晨光,也象征着儒家文化的光辉。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白天的繁忙漕运,到夜晚的军营星河,最后定格在晨光中的文化圣地,把交通要道的地理价值和人文内涵完美融合。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旅途中突然感受到的文化震撼,让读者也跟着诗人一起"揽袂起来",眺望那远方的文明之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