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豪诗送杜默师雄

曼卿豪于诗,社坛高数层。
永叔豪于辞,举世绝俦朋。
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
曼卿苦汩没,老死殿中丞。
身虽埋黄泉,诗名长如冰。
永叔亦连蹇,病鸾方骞腾。
四海让独步,三馆最后登。
师雄二十二,笔距狞如鹰。
才格自天来,辞华非学能。
回顾李贺辈,粗俗良可憎。
玉川月蚀诗,犹欲相凭陵。
曼卿苟不死,其才堪股肱。
永叔器甚闳,用之王道兴。
师雄子勉旃,勿便生骄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写给年轻诗人杜默(字师雄)的赠别诗,用对比手法赞美了三位诗人的才华,同时勉励年轻人保持谦逊。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三大诗人的特点(前八句)
- 石延年(曼卿)擅长写诗,在诗坛地位很高;欧阳修(永叔)擅长文章,天下无人能比;杜默(师雄)的诗歌也充满豪气,三人可以齐名。这里用"豪"字概括三人的共同点——作品都有雄浑气魄。

第二部分:前辈的命运(中间十二句)
- 石延年一生不得志,只做到小官,死后诗名却像冰一样长久不化;欧阳修仕途坎坷("连蹇"指跛脚驴,比喻不顺),但最终像病中起飞的神鸟一样成就非凡。这里用两位前辈的经历暗示:才华可能被埋没,但终会被认可。

第三部分:对年轻人的劝诫(最后八句)
- 夸杜默22岁就笔锋犀利如鹰,才华是天生的,连唐代李贺、卢仝(写《月蚀诗》的"玉川子")都比不上。但马上转折:如果石延年活着能做高官,欧阳修的才能能治国,你(杜默)现在只是刚起步,千万别骄傲。最后"勉旃"(好好努力)是核心劝诫。

诗歌亮点:
1. 用具体比喻:把才华比作"冰"(持久)、"病鸾"(先抑后扬)、"鹰"(锐利),形象生动。
2. 巧妙对比:拿两位已成名诗人的坎坷经历,对比年轻人的顺境,暗示"现在厉害不等于永远成功"。
3. 长辈的苦心:表面夸"你像我们一样棒",实则说"我们吃过苦,你要继续努力",既给鼓励又敲警钟。

现代启示:
- 前辈认可年轻人时,既要肯定潜力,也要提醒戒骄戒躁。
- 真正的才华需要时间检验,短期成就不能说明一切。
- 用过来人经历劝导比直接说教更有说服力。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