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庐州呈孟祥用卿三首
一踏江南地,欢如释重负。
篮舆入寒山,云物明可睹。
苍鳞飘修髯,葱翠引余步。
试问雨雪无,此中未寒沍。
摄衣上层巅,风恬得春煦。
金焦时出没,对时若牙互。
空江卷波涛,遥闻势弥怒。
其阳列众山,雄秀竞奔注。
瞿生抱微疴,荦确行不顾。
语我平生游,必跻最高处。
不然隔培肸,茫然堕云雾。
此语绝可思,颇惬游观趣。
及当未衰年,从子穷山路。
篮舆入寒山,云物明可睹。
苍鳞飘修髯,葱翠引余步。
试问雨雪无,此中未寒沍。
摄衣上层巅,风恬得春煦。
金焦时出没,对时若牙互。
空江卷波涛,遥闻势弥怒。
其阳列众山,雄秀竞奔注。
瞿生抱微疴,荦确行不顾。
语我平生游,必跻最高处。
不然隔培肸,茫然堕云雾。
此语绝可思,颇惬游观趣。
及当未衰年,从子穷山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庐州归来后与友人分享的江南山水之游,充满了轻松愉悦和自然之美。全诗分为三个部分,逐步展现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第一部分写初到江南的解脱感。诗人用"欢如释重负"形容离开官场后的轻松,坐着竹轿进入寒山,云雾缭绕的景色清晰可见。老树苍劲的枝干像飘动的长须,青翠的草木吸引他漫步其中。这里虽已入冬却不见雨雪,气候宜人。
第二部分写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诗人提起衣襟登上山顶,感受到春风般的和煦。远望金山、焦山在江中时隐时现,像交错的牙齿。空旷的江面波涛汹涌,声势浩大。阳光下的群山竞相展现雄姿,仿佛在奔跑。
第三部分通过与友人的对话点明主题。同行的瞿生虽有小病,仍坚持攀登险峻山路。他告诉诗人:人生游览就要登顶,否则只能困在低矮山丘的云雾中。这番话让诗人深有感触,决定趁未老之时,继续探索山间小路的奥秘。
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对话,表达了两种人生智慧:一是亲近自然能获得心灵解脱,二是人生要勇于攀登高峰才能看清真相。诗人用"云雾"比喻迷茫,用"登山"象征追求,将深刻的哲理融入优美的山水描写中,读来既赏心悦目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