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华阴庙万寿阁望岳同亥白兄作(己酉)

车马年年太华西,几时结屋傍云梯。
人宜玉女峰头老,天近莲花顶上低。
地擘雍梁山自好,诗留李杜我何题。
归将阅历誇邻叟,指点图经定不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登上华阴庙万寿阁眺望华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开头两句"车马年年太华西,几时结屋傍云梯"表达了作者常年奔波在华山脚下的感慨,渴望能在靠近"云梯"(指陡峭的华山山路)的地方建屋居住,体现了他对隐居山林的向往。

"人宜玉女峰头老,天近莲花顶上低"这两句非常生动。玉女峰和莲花峰都是华山著名景点,作者想象如果能在这仙境般的山峰上终老,连天空都会显得触手可及。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华山的雄伟高峻。

"地擘雍梁山自好,诗留李杜我何题"中,作者感叹华山(雍梁)的自然美景自古就存在,但像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仙诗圣都曾在此留下诗篇,自己又该写些什么呢?表达了面对前人杰作的谦逊。

最后两句"归将阅历誇邻叟,指点图经定不迷"是说回家后要把这次登山的经历讲给邻居老翁听,并自信能准确指出地图上的位置。这展现了作者登山后的成就感和对华山地理的熟悉。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既有对华山壮美景色的描绘,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还包含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最后以轻松的生活场景作结,读来亲切自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