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泰山
今年初出承明班,折腰从政青徐间。
神州二月雨新霁,我来万里观名山。
名山泰岱连云上,邹峄徂徕郁相望。
晨霞仿佛见丹崖,旭日曈昽射青嶂。
羽服逍遥山际行,垂萝磐石渐回萦。
乔木千章寒谷秀,阴泉百道晓虹明。
玄都太古瑶台在,石室丹炉长不改。
中林迢递蹑天门,五色芙蓉耀光彩。
东极群真鸣佩环,招摇玉女开金关。
苍龙飞去溟海阔,黄鹤下唳清风还。
奎壁祥光生缥缈,日观扶桑擘昏晓。
登临今日九州同,顾视宁论万山小。
名岳齐天天下知,斋宫虔洁閟灵祇。
宝鼎椒兰腾馥郁,芝楹华盖仰葳蕤。
祠宫祝釐朝击鼓,玉童吹笙双凤舞。
鲁祊秦祀变浮云,后土精灵夜相语。
功成世世来登封,明堂骏奔朝岱宗。
翠华行处入归鸟,樛木尽亚随飞龙。
微茫玉简无人识,绿坛阴洞秋声急。
但闻松乔遗素书,我欲因之蜕凡骨。
绝顶玄芝应再生,神游早愿抛尘缨。
笑骑苍兕骖太乙,稽首银台超上清。
神州二月雨新霁,我来万里观名山。
名山泰岱连云上,邹峄徂徕郁相望。
晨霞仿佛见丹崖,旭日曈昽射青嶂。
羽服逍遥山际行,垂萝磐石渐回萦。
乔木千章寒谷秀,阴泉百道晓虹明。
玄都太古瑶台在,石室丹炉长不改。
中林迢递蹑天门,五色芙蓉耀光彩。
东极群真鸣佩环,招摇玉女开金关。
苍龙飞去溟海阔,黄鹤下唳清风还。
奎壁祥光生缥缈,日观扶桑擘昏晓。
登临今日九州同,顾视宁论万山小。
名岳齐天天下知,斋宫虔洁閟灵祇。
宝鼎椒兰腾馥郁,芝楹华盖仰葳蕤。
祠宫祝釐朝击鼓,玉童吹笙双凤舞。
鲁祊秦祀变浮云,后土精灵夜相语。
功成世世来登封,明堂骏奔朝岱宗。
翠华行处入归鸟,樛木尽亚随飞龙。
微茫玉简无人识,绿坛阴洞秋声急。
但闻松乔遗素书,我欲因之蜕凡骨。
绝顶玄芝应再生,神游早愿抛尘缨。
笑骑苍兕骖太乙,稽首银台超上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悟,充满仙气与豪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泰山实景的震撼描写 诗人用"连云上""郁相望"等词展现泰山高耸入云、群山环抱的雄伟。特别生动的是对光影的捕捉:晨霞中的红崖、朝阳照射青峰、百道泉水折射出彩虹,还有五色云霞、金光灿灿的日出。这些画面就像电影镜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神话色彩的巧妙融入 诗中穿插大量仙道元素:穿羽衣的仙人、炼丹的石室、鸣佩环的群仙、开金关的玉女,还有苍龙黄鹤等神兽。这些想象把泰山塑造成人间仙境,暗示这里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连接天地的神圣场所。
3. 个人感悟的升华 面对奇景,诗人产生"蜕凡骨""抛尘缨"的出世之念,想效仿仙人骑神兽、登天宫。但最后"稽首银台超上清"的朝拜姿态,又保留着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既想超脱尘世又不舍人间美景的矛盾心理,正是登山者常有的体验。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天地人交融的壮阔感——当站在泰山之巅,看万物渺小、云霞触手可及,自然会生出"与神仙对话"的奇幻感受。诗人用瑰丽的想象把这种体验放大,让普通山水有了神话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