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起义纪念日,依韵和邃汉室主人率成二律 其二

万里间关突不黔,松坡伟绩迈当今。英雄宁作偷生想,烈士难回未死心。

漳水已无王气在,滇池犹见阵云深。怆怀鹬蚌何时已,搔首应增泽畔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纪念云南起义英雄的,用现代语言解读如下:

第一句"万里间关突不黔":描写英雄们跨越千山万水、风尘仆仆地战斗,连帽子都来不及擦干净。用"突不黔"这个典故(原指墨子为救宋国跑得鞋帽都顾不上整理),突出革命者的奔波劳苦。

中间四句赞美蔡锷(松坡)将军:说他的功绩超越当代,真正的英雄不会贪生怕死,烈士们至死都保持着革命斗志。用"漳水"(袁世凯势力所在)和"滇池"(云南起义地)对比,暗示反动势力已经衰败,而云南仍充满战斗气息。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诗人悲伤于国内军阀混战像鹬蚌相争(典出寓言,比喻内斗让外人得利),只能像屈原那样在江边徘徊吟诗,表达忧国之情。

全诗亮点:
1. 善用对比:通过地理意象(漳水vs滇池)、典故(突不黔/鹬蚌相争)形成强烈反差
2. 情感递进:从具体事迹描写→精神歌颂→时局感慨,层层深入
3. 历史厚重感:短短八句融合了墨子、屈原、蔡锷、袁世凯等多重历史元素

这种诗的魅力在于:既能让读者感受到热血沸腾的革命精神,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时局的深沉忧虑,短短56个字就完成了一次穿越古今的情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