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住在江边小村的人清晨推门看到的景象,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第一句"家住清江江上村"直接点明居住环境——清澈的江边村落,让人立刻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宁静。第二句"江云山影自平分"用"平分"这个动作感很强的词,把江面倒映云山的对称美写得活灵活现,就像大自然在江面画了一幅对称的画。
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说好几次早起开门,期待看到青山,却发现眼前只有白云。这里藏着两个巧妙之处:一是用"不见青山"反衬出云雾缭绕的景象,比直接写云雾更生动;二是透露出诗人对美景的期待和一点点小失落,让画面突然有了人情味。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清晨推开木门,江面如镜倒映着山影,抬头却见白雾迷蒙遮住了青山。短短四句,既写出了江南水雾朦胧的美,又悄悄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互动,读来清新自然,余味悠长。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