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关山月,关山月,千里寒光射冰雪。
一声羌管裂青云,陇上行人肠断绝。
肠断绝兮将奈何,为君把酒问常娥。
冰轮桂魄圆时少,应似人间离别多。

现代解析

这首《关山月》用月亮为引子,唱出了一曲边关离别的悲歌。

开头三句就像电影镜头:月光像冰冷的箭,射向千里之外的雪山,瞬间把读者拉进一个寒冷孤寂的边关夜晚。"关山月"的重复呼喊,像是戍边战士在对着月亮叹气。

忽然,一声羌笛(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刺破夜空,连天上的云都被震裂了。这个"裂"字用得极妙,既写笛声尖锐,又暗示听者心碎。果然,陇山(在今甘肃)上的行人(可能是戍卒或家属)听到后,直接肝肠寸断。

下半段更揪心:断肠人借酒消愁,醉醺醺地举杯质问月亮里的嫦娥——为什么月亮总是缺多圆少?原来是在感叹:人世间的分离,比团圆多得多啊!这里把月亮的阴晴圆缺,比作人间的聚少离多,既形象又深刻。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把边关的苦寒、笛声的凄厉、离人的痛苦,统统装进一个月亮里。我们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望月思人的煎熬,这就是经典穿越时空的力量。

宋构

宋构,字承之,成都(今属四川)人(《金石萃编》卷一四一)。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为夔州路转运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哲宗元祐时以朝散郎知彭州。绍圣间,为金部员外郎,权都大提举川茶事(《苏轼诗集》卷二八《送宋构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施注)。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