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三位历史名人(白居易、苏轼等)的祠堂,实则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文化风气的批评。
前两句写白居易:诗人用"孤峰落魄"形容白居易晚年境遇,说他虽然写诗直言,但算不上真正的谏臣。这里暗指有些人表面学白居易的直率,实际上只是装样子。
中间四句批评盲目崇拜古人的现象:诗人认为把白居易和苏轼(眉山指代苏轼)放在一起祭祀不合适,就像把不同档次的东西硬凑成对。他强调评价人物要客观公正("贵平和"),而不是一味追求新奇观点。
最后两句亮明观点:诗人推崇"元佑学"(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学术流派),认为真正值得尊敬的是那些衣冠整齐、秉持正统学问的学者。"正笏垂绅"形象地描绘了端庄治学的样子,反对那些浮躁虚夸的学风。
全诗核心是反对当时文化界的形式主义——有些人表面尊崇古代贤人,实际上并不真正理解他们的精神。诗人主张做学问要踏实求真,而不是搞表面功夫。
家之巽
家之巽,字志行,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理宗景定间为建康制置司干官(《景定建康志》卷二五)。后通判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五○)。今录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