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

大师新谣十五州,残春摸石是遨头。
氲氲喜气随民遍,冉冉风光尽日流。
野俗只知观燕赏,主人非独为嬉游。
晚回都骑箫鼙引,观稼郊原亦暂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民同乐的春日郊游图,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前两句交代背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吴公)带着百姓们春游,来到海云寺摸石祈福。"遨头"指带头游玩的人,这里用"残春摸石"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古人春末踏青的习俗。

中间四句是精华部分: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喜气(氲氲喜气),整日沐浴在流动的春光里(冉冉风光)。普通百姓只当这是观赏燕子、享受春光的娱乐(野俗观燕赏),但作为地方官的主人(吴公)出游可不只是为了玩乐——这暗示着官员借春游体察民情。

最后两句写返程:傍晚时分,随着马队和音乐声(箫鼙引)回城,途中还不忘在郊外停留,察看庄稼长势(观稼)。这个细节巧妙点明:这位官员表面是游玩,实则在履行劝课农桑的职责。

全诗妙在将官员的勤政爱民,自然融入欢乐的春游场景。既写活了民间春俗的热闹,又通过"观稼"这个点睛之笔,展现了古代好官员"寓政于乐"的治理智慧。语言平实却耐人寻味,就像用文字拍下的古代生活纪录片。

王霁

宋泽州人。王献可子。徽宗崇宁中,为讲议司详议官。因上书告蔡京罪,黥隶海岛。钦宗复其官,后从种师中战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