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缨歌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玉颜艳艳空相向,
满堂目成不得语。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暗中珠翠鸣珊珊。
宁爱贤,不爱色,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满堂目成不得语。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暗中珠翠鸣珊珊。
宁爱贤,不爱色,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现代解析
这首《绝缨歌》讲的是一个发生在楚王宴会上的故事,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传递了君王胸怀与人性光辉。
故事开头是楚王在章华台设宴,席间有美貌舞姬助兴。宾客们被舞姿吸引却不敢轻举妄动("目成不得语")。酒宴进行到深夜,红烛熄灭时发生了意外——有人趁着酒意拉扯舞姬的衣带("绝缨解带")。这在当时是严重失礼的行为。
但楚王的选择出人意料:他非但没追究,反而主动熄灭烛火保全对方面子("君王赦过不之罪")。这个举动让现场珠翠轻响,暗示众人松了口气。诗人通过"宁爱贤不爱色"点明主旨:真正英明的统治者看重人才而非美色。
最后两句是升华:那个被宽恕的人后来在战场上救了楚国("果却一军全社稷")。说明君王的宽容不仅体现个人修养,更关乎国家存亡。全诗用宴会小场景引出治国大智慧,告诉我们包容过失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