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

佛龛经阁等岩{上山下敖},地在高中此最高,
日出西楹浮宝气,云开百里见秋毫。
登临暂得心机静,徙倚翻嫌目力劳。
况是雄飞先上者,强挥吟笔继诗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悟。

前两句写景:佛寺和经阁建在高耸的山岩上,这里地势极高,仿佛能触摸天空。"日出西楹浮宝气"描写朝阳从寺庙西侧升起时,阳光在雾气中折射出珠宝般的光彩;"云开百里见秋毫"则形容云雾散开后,连百里外最微小的细节(秋毫)都清晰可见——这两句用夸张手法凸显了视野的开阔。

中间两句抒情:登高让诗人暂时获得内心的宁静,但长时间徘徊远眺又让眼睛感到疲惫。这里暗含哲理:追求极致视野(或境界)需要付出代价,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最后两句用比喻:就像雄鹰总是第一个冲上高空,诗人也努力挥笔想写出配得上这壮景的诗句。"雄飞先上者"既指眼前的飞鸟,也暗喻那些在文学创作中率先达到高峰的人。整首诗通过登高过程,表达了人类对崇高境界的永恒追求,以及在自然伟力面前既向往又谦卑的复杂心境。

唐皞

唐皞,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官无锡尉。事见清嘉庆《无锡金匮县志》卷一四。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