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四首 其二

黛影横波,奁浪剪碧,题襟人在兰舟。
今夕天涯,不知何处琼楼。
犀钩淡似纤纤月,挂疏帘、又挂闲愁。
倚秦篝、悄搯银檀,怕按梁州。
无情画舸西风起,任萍花吹散,总是悠悠。
冷落青衫,而今可说风流。
芙蓉不作双鸳梦,恁凄凉、偏学眠鸥。
记来游、如此江山,一曲悲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孤独旅人的秋日愁思,像一幅水墨画般清冷动人。

上片从水景切入:黛青的山影倒映在波纹间,梳妆镜般的湖面剪碎了碧绿。主人公在兰舟上题诗抒怀,却不知今夜天涯尽头的仙家楼阁在何处。淡如新月的帘钩上,仿佛同时挂着疏帘和他的闲愁。他倚着熏笼,手指轻叩银檀木乐器,却不敢弹奏激昂的《梁州》曲——这种欲言又止的细节,把心事重重的状态写得极传神。

下片转向西风中的画船:无情的船儿载着他在秋风里漂荡,任凭浮萍被吹散,就像他漂泊无依的人生。曾经风流的青衫才子,如今只剩冷落寂寥。水中的芙蓉不再做鸳鸯成双的美梦,偏要学独自睡眠的鸥鸟,这种拟人化的描写,暗喻主人公刻意回避情感。结尾"如此江山,一曲悲秋"八个字,将个人愁绪与壮阔河山碰撞,让孤独感显得更加苍凉。

全词妙在处处用对比:横波黛影的美丽与人物愁绪对照,昔日的风流与如今的冷落对照,双鸳的温暖与眠鸥的孤寂对照。这些细腻的意象组合,把漂泊文人那种带着诗意的忧伤,化作可感可触的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