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桂窟①
植桂不在多,种德如种树。
前人能种后人传,自有清阴满庭户。
高枝淩云低覆阑,晴光翠色生昼寒。
人家多爱种桃李,几日春风红满地。
何如此花开独迟,蟾宫窟里秋香细。
课儿读书书满床,更将幽兴引壶觞。
半酣独卧高斋下,啼鸟数声清昼长⑴。
前人能种后人传,自有清阴满庭户。
高枝淩云低覆阑,晴光翠色生昼寒。
人家多爱种桃李,几日春风红满地。
何如此花开独迟,蟾宫窟里秋香细。
课儿读书书满床,更将幽兴引壶觞。
半酣独卧高斋下,啼鸟数声清昼长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种桂花树的故事,但作者真正想说的是比种树更重要的道理。
开头四句说种桂花不用种太多,就像培养品德一样需要耐心。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树长大了自然能给全家带来荫凉。这里用种树比喻品德教育,说明好的家风会代代相传。
中间六句描写桂花树的样子:高的树枝伸向天空,低的枝条垂到栏杆,阳光下的绿叶让人感到清凉。别人都喜欢种桃树李树,春天一来就开满红花,但凋谢得也快。而桂花偏偏开得晚,要到中秋时节才散发淡淡清香。这里用桃李的短暂艳丽对比桂花的持久清香,暗示真正的好东西需要时间沉淀。
最后四句写日常生活:教孩子读书,书堆满床;兴致来了喝点小酒,微醉时躺在书斋里休息,听着鸟叫声享受悠长的白天。这里展现了一种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说明种桂花不仅是为了看花,更是为了营造一种清雅的生活氛围。
全诗通过种桂花这件事,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意思:
1. 品德培养像种树一样需要长期坚持
2.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不急于表现(像迟开的桂花)
3. 这种生活方式能带来持久的精神享受
诗人用生活中常见的种树、读书、喝酒这些小事,写出了对教育、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告诉我们美好的东西需要耐心等待和用心经营。
洪梦炎
洪梦炎(公元1225年前后在世),字季思,号然斋,宋代淳安养村人。梦炎有文集二十四卷,奏录三卷,《高沙抚录》、《荆襄稿》各一卷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