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赞府挽诗三首 其二

百代龙川子,风流见外孙。
馀生唯白帽,旧业自青门。
浩荡期千载,苍茫哭九原。
仙华云缥缈,愁绝刻舟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一位姓吴的官员(赞府)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百代龙川子,风流见外孙"用家族传承开篇,说逝者是显赫家族的后代,他的风采在外孙身上也能看到。这里用"龙川"暗喻家族像河流一样源远流长。

中间四句写现实与理想的落差:"馀生唯白帽"说逝者晚年只戴着普通白帽(暗示清贫),"旧业自青门"指他原本的家业门第很高。"浩荡期千载"是说人生本期待能长久,但转眼就"苍茫哭九原"(九原指墓地),在苍茫天地间为他哭泣。

最后两句用仙山云霞的缥缈景象,对比"刻舟痕"这个典故(指在船上刻记号找掉落的剑,比喻固执不知变通),表达人生就像抓不住的云霞,而那些执着于世俗痕迹的人最让人感伤。整首诗通过家族荣耀与人生短暂的对比,传递出深沉的哀思。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