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长岭(一作梯山)

鸟道盘云上碧霄,停骖俯视(一作仰)欲魂消。
苔花锁石堆云锦,树叶经霜剪绛绡。
云物迷人游汗漫,山灵策我上扶摇。
马头残日西风起,万壑秋声送海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带点惊险的山间秋景图,读起来像跟着诗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刺激的登山冒险。

开头两句就很有画面感:山路像鸟道一样细窄,盘旋在云雾里直插蓝天。诗人停下马车(骖)往下一看,吓得魂都快飞了——这种既害怕又想看的感觉,就像我们站在玻璃栈道上的体验。接着他注意到山石上长满青苔,像铺着云纹锦缎,霜打过的红叶像剪刀裁过的红绸子,用"云锦""绛绡"这些华美的布料比喻自然景物,让普通的石头树叶突然贵气起来。

五六句特别有意思:云雾像调皮的孩子迷惑着登山人,而山神(山灵)却暗中推着诗人往高处飞升。这种矛盾的体验很多人登山时都有过——累得想放弃时,又会被神秘力量吸引着继续前进。最后两句是动态的收尾:夕阳照在马头上,西风突然刮起,所有山谷都响起秋声,像大海的潮声扑面而来。这里用声音作结尾,让整首诗在读者脑海里继续回荡。

诗人把登山过程写得像一场奇幻漂流:有惊险的鸟道、华丽的自然装饰、调皮的云雾助攻,最后还有气势磅礴的秋声大合唱。最妙的是他不仅写眼睛看到的,还写了腿软的心跳、山神的推力、耳朵里的潮声,让人全方位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力。这种既害怕又被深深吸引的矛盾心情,正是面对壮丽自然时的真实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