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像是一个修行者的内心独白,用大白话讲就是:"折腾了好多次,连庙门都没摸到;憋了一肚子委屈,今天终于逮着机会出口气——但最后还得乐呵呵认命。"
我们可以拆解出三层有意思的矛盾心理:
1. 执着的狼狈 "三回四度"像极了现代人打卡网红景点却总吃闭门羹的样子,突出修行之路的曲折。连山门都进不去,说明还在修行最外围打转,有种自嘲的幽默感。
2. 憋屈的宣泄 "万恨千愁"这种夸张说法,像极了普通人受气后和朋友吐槽时的语气。把修行者拉下神坛,展现出凡人真实的烦躁情绪,让人会心一笑。
3. 无奈的豁达 最后画风突变,明明满腹牢骚却突然"欢喜忍受",像极了现代人边抱怨边接受现实的样子。这种强颜欢笑的矛盾感,反而透露出真正的修行智慧——生活不如意时,苦笑也是一种解脱。
全诗妙在用日常口语写修行,把高高在上的禅意变成普通人能共鸣的生活哲理。就像今天有人说"加班加到崩溃,但想想房贷还是笑着干",本质上和古人"万恨千愁却欢喜忍受"是同样的生存智慧。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