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沛县(刘邦故乡)游历时触发的怀古思乡之情。全诗通过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四句写历史变迁:刘邦的汤沐封地早已消失,但歌风台依然留存;泗水河不知道当年刘邦休息的亭子已改变模样,砀山的云彩却依然陪伴着游客。这里用"不知"和"犹与"的对比,突出历史遗迹的消逝与自然景物的永恒。
后四句转入眼前实景:夕阳下的孤城旁河水湍急,边塞的寒霜催促着大雁南飞。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游子始终难忘刘邦对故乡的深情,这种情感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乡愁。诗人借刘邦思念故乡的典故,抒发了自己作为游子的思乡之情。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时空交错的手法,将历史典故、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完美融合。通过"汤沐邑"与"歌风台"、"泗水"与"砀云"等意象的对比,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又烘托出游子思乡的永恒主题。结尾处将个人情感升华为人类共通的乡愁,使诗歌具有了更广泛的情感共鸣。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