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长记小红楼畔路。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元宵节时,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全词通过对比手法,将记忆中热闹的元宵场景与现实中孤独冷清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读来令人动容。

上片回忆从前在家乡过元宵的热闹场景:残雪未消的梅树下,黄昏时飘着细雨,但记忆中却是小楼旁的道路上充满欢声笑语。人们唱着捣衣的杵歌,鼓声阵阵,提前为元宵节的舞蹈表演做准备。这些回忆温馨美好,充满生活气息。

下片转到现实:如今漂泊天涯,愁得头发都白了。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享受节日里互赠柑橘的习俗。可今夜元宵,自己却困在荒山野岭的破茅屋里,只有冰冷的炉灶和斑驳的墙壁作伴,远处渔船的灯火在黑暗中孤独地闪烁。

整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乱山茅屋"对"小红楼",用"寒炉败壁"对"杵歌鼓声",用"渔火青荧"对"传柑梦中"。这一连串的对比,把游子佳节思亲的苦涩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渔火青荧处",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定格在黑暗水面上的孤灯,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站在破屋里,望着远方灯火发呆的孤独身影。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