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思念远方爱人的孤独画面。前两句用花落春残的景象,暗示女子青春流逝的忧伤,而"游子归期渺茫"直白地道出她等待无望的痛苦。后两句通过"啼鸟惊梦"这个生动细节,展现女子连短暂的梦中相聚都被打断,醒来只见满院青草和落日余晖,更添寂寥。全诗妙在用日常景物层层递进地烘托情绪——从花落、鸟啼到芳草斜阳,看似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女子从期待到失落的心路历程。特别是结尾"又斜阳"的"又"字,平淡中透着日复一日的煎熬,比直接说"我很愁"更有感染力。这种借自然景物表达细腻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