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

近之不逊,远这则怨。
无义无情,可贵可贱。
一年一度雪深冤。毕交无人是的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人与人相处,太近了容易没分寸,太远了又容易生怨恨。这种关系既不讲情义,又显得廉价,就像每年下一场雪,看似能掩盖矛盾,其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前两句"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就像在说:走得太近的朋友可能会蹬鼻子上脸,稍微疏远点对方又觉得你不够意思。这揭示了人际关系中难以把握的"安全距离"。

中间两句更犀利,直接说这种关系既没道义又没真情,可以被人随意抬高或贬低。就像现在有些人,今天把你捧上天,明天可能就翻脸不认人。

最后两句用"一年一度雪深冤"这个比喻特别形象:每年用一场雪(表面功夫)来掩盖积怨,但真正懂你的、能交心的人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朋友圈热闹,可能都是塑料情谊。

整首诗戳穿了人际交往中的虚伪面纱,用雪这个意象生动表现了现代人"表面和气,内心疏离"的社交困境。看似在说古人的处世哲学,其实放在今天的朋友圈文化、职场关系中依然针针见血。

释普岩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