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游鸡鸣寺
豁蒙楼上凭阑处,萋萋又生春草。
桑泊维舟,台城散策,都是游踪曾到。
兵氛乍扫。
叹白首重来,故人偏少。
赖有英华,共穿云路步深窈。
山光凝黛似洗,独留尘外影,波际萦绕。
蜀道余年,京华旧梦,赢得尊前一笑。
浮生悟了。
看榜换银钩,壁空纱罩。
一杵残钟,送人归去好。
桑泊维舟,台城散策,都是游踪曾到。
兵氛乍扫。
叹白首重来,故人偏少。
赖有英华,共穿云路步深窈。
山光凝黛似洗,独留尘外影,波际萦绕。
蜀道余年,京华旧梦,赢得尊前一笑。
浮生悟了。
看榜换银钩,壁空纱罩。
一杵残钟,送人归去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重游南京鸡鸣寺的所见所感,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片写重游故地。开篇"豁蒙楼上凭阑处"直接带我们登上鸡鸣寺的豁蒙楼,看到春草又绿,暗示时光流逝。"桑泊维舟,台城散策"回忆当年与友人同游玄武湖、漫步台城的快乐时光。"兵氛乍扫"指战乱刚结束,但再来时已是白发老人,故友多已不在,只剩少数知己还能一起登山赏景。
下片转入人生感悟。"山光凝黛似洗"描写山色青翠如洗,倒映水中,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蜀道余年,京华旧梦"对比现在的漂泊生活和往昔在京城的繁华,最终都化作酒席间的一声苦笑。"浮生悟了"是词眼,表示看透人生虚幻。结尾的"一杵残钟"以寺庙晚钟作结,钟声送别游人,余韵悠长。
全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调,通过眼前景、往昔事、心中情的交织,表达了历经沧桑后的豁达心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与"看破红尘"的从容,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岁月沉淀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