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某十四韵
舟发潞河头,朔风初飕飕。
济汶正浩瀚,河淮水悠悠。
喜逢素心人,晨夕共优游。
世网何足言,邈然念前修。
君方际休明,尚当展嘉猷。
舟楫盐梅效,行将次第收。
司马洛中园,恐难许久留。
我归安耕凿,村农是吾俦。
一经付豚儿,坦然便无愁。
君住邗江上,自昔多名流。
闻说汉董生,作相在此州。
正谊明道语,直追孔与周。
遗风犹在否,为我一访求。
济汶正浩瀚,河淮水悠悠。
喜逢素心人,晨夕共优游。
世网何足言,邈然念前修。
君方际休明,尚当展嘉猷。
舟楫盐梅效,行将次第收。
司马洛中园,恐难许久留。
我归安耕凿,村农是吾俦。
一经付豚儿,坦然便无愁。
君住邗江上,自昔多名流。
闻说汉董生,作相在此州。
正谊明道语,直追孔与周。
遗风犹在否,为我一访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旅途中的友情和人生感悟,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四句用简单的景物描写展开旅程:诗人从潞河出发,北风刚起,经过济汶、河淮时看到浩荡的流水。这里用"飕飕""悠悠"等叠词,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风声水势。
中间部分着重写友情:诗人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素心人"),朝夕相处十分愉快。他们看淡世俗纷扰("世网何足言"),向往古代贤人的境界。诗人劝朋友把握当下好时机("际休明")施展抱负,相信他定能有所作为("舟楫盐梅效"用调味比喻治国才能)。
随后转入人生选择:诗人说自己要回乡种田("安耕凿"),做个普通农夫,把学问传给儿子就心满意足。而朋友住在文化名城邗江(扬州古称),那里出过董仲舒等大儒,诗人建议朋友去寻访这些先贤遗迹,体会"正谊明道"(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的真谛。
全诗通过旅途见闻串联起三个层次:自然风光之美、知己相交之乐、人生道路之思。最后落在对儒家精神的追寻上,显得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思想深度。诗中"村农是吾俦""坦然便无愁"等句,展现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而建议朋友寻访先贤,又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