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狮子林

倪迂古高士,胸中富丘壑。
结构擅佳妙,岂特清閟阁。
惟兹数亩园,气势郁磅礴。
沦漪绕回溪,曲折渡短彴。
纵横七二峰,妍丑纷绮错。
翩如惊鸿翔,猛如鸷虫搏。
肃或如丈人,执事矜俨恪。
静或如处女,临镜自梳掠。
高低已冥迷,谛视益骇愕。
顾右既失左,且前复且却。
周遭旋磨蚁,蓦越穿林玃。
游人偶相逢,招手但唯诺。
咫尺不可通,始悟循途各。
似近偏萦纡,似隘实开拓。
卅六洞中春,问自何年凿。
倚岩森长松,攫杀虬龙跃。
岁久盘孤根,根石互包络。
风清月白时,定有归来鹤。
幽花缀藤萝,时时发红萼。
亭台虽无多,那有尘氛著。
独存鲁灵光,劫火未容烁。
繄余来吴门,枫桥曾夜泊。
城市厌喧嚣,何地憩行脚。
偷得浮生閒,言寻此间乐。
抚景空徘徊,古人不可作。
感此悲秋怀,空阶闻叶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狮子林的奇石景观和游玩体验,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林艺术的精妙。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妍丑纷绮错")总写狮子林的特点。诗人称赞设计者倪瓒(元代画家)胸中有山水,建造的狮子林虽面积不大但气势磅礴。园中溪水回旋,小桥曲折,72座太湖石峰形态各异。

第二部分("翩如惊鸿翔"到"根石互包络")具体描写石峰千姿百态。诗人用一连串比喻:有的像惊飞的鸿雁,有的像捕食的猛兽,有的像严肃的长者,有的像梳妆的少女。游客在石林中穿梭会迷路,像蚂蚁绕圈,猿猴穿林,明明近在咫尺却要走迂回路线。这些石头看似拥挤实则开阔,松树根须与岩石纠缠,像虬龙盘踞。

第三部分("风清月白时"到结尾)抒发游园感慨。诗人描写园中幽静美景:月光下可能有仙鹤归来,藤萝开着红花,亭台不染尘埃。联想到自己为逃避城市喧嚣来此游玩,却因古人已逝而感伤,最后以落叶声烘托秋日惆怅。

全诗妙在: 1. 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用动物、人物作比让人直观感受石峰形态 2. 通过游客迷路的体验,侧面表现园林"移步换景"的设计智慧 3. 结尾的秋思让景观描写有了情感深度,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