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奉皇帝之命出征的场景,充满豪情与紧迫感。
前两句写传令兵骑马快速穿越巴蜀栈道,将皇帝的恩命传到边关夏台(指边疆军营)。这里用"飞骑"强调军情紧急,"鸿恩"体现皇恩浩荡。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将士的忠诚:将士们即将像从天而降般奔赴战场,而传令官则像是从太阳旁边(象征皇帝身边)赶来。虽然边关离京城很远,但将士们仍心系朝廷,盼望皇帝的车驾早日凯旋。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直接表达将士们的心声:我们要尽快平定关西的叛贼,不必等皇帝下第二道诏书催促!这种主动请战的姿态,既展现了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又透露出必胜的信心。
全诗语言简练有力,通过"飞骑""天上""日边"等动态意象,营造出紧张激昂的氛围。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用上级催促就主动完成任务"的担当精神,这种豪迈气概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李琪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琪少举进士、博学宏辞,累迁殿中侍御史,与其兄李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为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赵岩、张汉杰等为助,以故顷言多沮。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