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皇帝率众登高游玩的盛大场景,充满了吉祥如意的节日氛围。
前两句点明这是重阳节的清净之地,皇帝(万乘指帝王)带着众人来此仙游。三四句用"插茱萸"和"赏菊花"两个重阳节经典习俗,描写人们登上鹫峰山(鹫岭),在蜂台休憩的场景。
五六句用佛教术语"十地"(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和道教术语"三天"(道教最高仙境),描绘祥云缭绕、瑞气千条的壮观景象,暗示这是佛道交融的圣地。
最后两句说秋风吹送着悠远的歌声,诗人暗自为这太平盛世感到欣喜。"窃抃"就是偷偷高兴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安乐生活的满足之情。
全诗用典自然,既有节日习俗的生动描写,又有佛道意象的巧妙融合,最后落在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上,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诗人通过登高所见,把重阳节的欢乐气氛和国家的繁荣景象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樊忱
唐庐江人。樊思孝子。历官司勋郎中。中宗神龙元年为地官侍郎。玄宗开元五年,任华州刺史,凿敷水渠以通渭漕。官至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