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热呈李太史
往年山村九月尽,紫菊渐渐迎霜开。
今年秋尽尚酷暑,花不见菊先见梅。
霏霏江树暖逾绿,炎蒸郁毒来相催。
田夫汗落走赤日,荷镰吐气行尘埃。
官愁吏惨田野泣,燔柴日日徒空回。
耕田终岁不百亩,一半天火焚如灰。
纵有不焚好收割,悬知晚造无蒿莱。
刑名公子食面饼,青苗虽重何足哀。
况乃有客通六籍,金山万丈高崔嵬。
莫耶在手任君使,阶下剖割如风雷。
天穷地变人事改,耕食凿饮岂易哉。
赖有清狂李供奉,时时招醉赏花杯。
今年秋尽尚酷暑,花不见菊先见梅。
霏霏江树暖逾绿,炎蒸郁毒来相催。
田夫汗落走赤日,荷镰吐气行尘埃。
官愁吏惨田野泣,燔柴日日徒空回。
耕田终岁不百亩,一半天火焚如灰。
纵有不焚好收割,悬知晚造无蒿莱。
刑名公子食面饼,青苗虽重何足哀。
况乃有客通六籍,金山万丈高崔嵬。
莫耶在手任君使,阶下剖割如风雷。
天穷地变人事改,耕食凿饮岂易哉。
赖有清狂李供奉,时时招醉赏花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反常的炎热秋天,通过对比往年和今年的气候差异,反映了农民在极端天气下的艰辛生活,同时讽刺了官员们的麻木不仁。
开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气候异常:往年九月末菊花该开了,今年秋天结束却还酷热,梅花都开了菊花还没见着。这里用"花不见菊先见梅"的异常现象,突出气候的反常。
中间八句具体描写炎热带来的灾难:树木反常地更绿了,田里像蒸笼一样闷热。农民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劳作,官员们虽然发愁却无计可施。庄稼一半被晒死,就算没死的收成也好不到哪去。这里"天火焚如灰"的比喻很形象,写出了干旱的严重。
接下来四句讽刺官员和读书人:当官的还能吃上面饼,读书人只顾钻研经典,像守着金山一样不问民间疾苦。"莫耶在手任君使"这句说他们手握权力却不为民办事。
最后四句是无奈的感叹:世道变了,想安稳种地吃饭都难。好在还有李白这样的狂放诗人,能一起喝酒赏花排解忧愁。这里用"清狂李供奉"指代能理解民间疾苦的官员,暗示对现实的不满。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农民在天灾下的苦难,讽刺了当权者的冷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