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伯仁烟波图后

是处烟波有钓蓑,底须濠濮与西河。
三吴旧日图渔具,九曲当年赋棹歌。
濯足濯缨吟欸乃,知鱼知我乐如何。
会须携取新诗卷,西塞山前问志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渔隐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开头两句说"只要有烟波的地方就能披蓑垂钓,何必非要去濠濮、西河这些名地呢",体现了随遇而安的豁达心态。三四句通过"三吴"(江南水乡)和"九曲"(曲折水道)的意象,展现江南渔家的生活场景,既有实用的渔具,又有悠扬的渔歌。

五六句用两个典故: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缨"的典故,表现超脱世俗的情怀;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表达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两句说要带着新写的诗卷,去西塞山前寻找唐代隐士张志和,既点明向往隐逸的主题,又巧妙地把自己的诗作与古人联系起来。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渔钓、烟波等意象,把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诗意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诗中用典自然不晦涩,即使不了解典故,也能从字面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