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询近状作此代柬

战鼓声高急暮砧,西风瑟瑟汉城阴。
碧梧幕府自秋色,白雁辽天多苦吟。
草檄更书平寇策,筹边长益望乡心。
白云漠漠巴渝远,惟报征人获赏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战乱前线的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充满边塞军旅的苍凉感和游子乡愁。

前两句用战鼓声、捣衣声、西风勾勒出边城萧瑟的秋景,营造紧张压抑的氛围。"暮砧"(傍晚捣衣声)这个细节特别巧妙,既点明季节,又暗示家中妻子正在劳作,自然引出思乡之情。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矛盾心理:梧桐树染上秋色时,将士们却在苦寒的辽天(北方天空)下战斗;一边写着平定叛乱的作战方案,一边忍不住眺望家乡方向。这种"既想保家卫国,又难舍亲人"的纠结非常真实。

最后两句最动人:望着重庆方向厚重的云层(巴渝指重庆),将士只能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军中得到了赏识。"惟报征人获赏音"这句写得含蓄,明明思念撕心裂肺,却只报平安,这种隐忍的深情比直白抒情更有力量。

全诗就像一封战地家书,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饱含血性男儿的铁骨柔情。特别是把军事行动(草檄筹边)与思乡情绪交织着写,让人看到古代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