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隍朱氏竹山图

凤台东南山万里,山人宴坐何从容。
乾坤清气不可遏,一夜春雷起箨龙。
诗家襟度蔚萧爽,百尺琅玕日应长。
我欲驱车访此君,只恐山灵杜来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想象力。

前四句写景:在万里凤台山的东南方向,隐居山中的主人("山人")正悠闲自得地生活。天地间清新的气息无法阻挡,就像春雷过后,竹笋("箨龙"指刚破土的竹笋)一夜之间破土而出。这里用"春雷起箨龙"的生动比喻,展现了春天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这位隐士胸怀宽广如诗人般潇洒,他种植的翠竹("琅玕"指美竹)每天都在生长。诗人很想驾车去拜访这位高士,但又担心山神会阻止外人打扰这份宁静。最后两句用"我欲...只恐..."的转折,既表达了向往之情,又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尊重。

全诗通过"山人-竹林-春雷"的意象组合,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清净自然、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清气""春雷""琅玕"等清新明快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