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洛阳春色画图中,幻出天然夺化工。
不泥繁华竞红紫,一般清艳领东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洛阳春天里一朵白牡丹的独特之美。诗人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把牡丹比作一幅天然画卷中最夺目的部分,说它美得像是大自然用神奇技艺雕琢出来的,连最厉害的画工都难以模仿。

诗中最妙的是后两句——诗人说这朵白牡丹不跟其他花儿争奇斗艳,不像普通花朵那样拼命用大红大紫来吸引眼球。它虽然颜色素雅,却自带一种清丽脱俗的气质,反而成为春风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这里其实是用白牡丹比喻一种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赞美那些不刻意讨好世俗、却因自身独特魅力而赢得尊重的人或事物。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写意画,既让我们看到白牡丹的优雅姿态,又让我们感受到它不媚俗的品格,简单二十八个字就写出了外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

陆树声

陆树声(1509年-1605年),字与吉,号平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晚明官员。)家世业农,从小种田,暇时苦读,嘉靖二十年(1541年)会试第一,得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因父亲病重回乡,服丧三年。其后数次辞官,又被起用。返回朱家角后,闭门谢客,安度晚年,九十七岁病卒,追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平泉题跋》、《耄余杂识》、《长水日记》、《陆文定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