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盛宴的盛大场面,充满吉祥寓意和华丽想象。
开头两句写皇帝仪仗队的声音传到紫禁城,众多官员像美玉般簇拥着皇帝所在的钧台。"清跸"指皇帝出行的仪仗,"万玉"比喻官员们像珍贵的玉石。
中间四句用各种吉祥意象祝福皇帝:南山象征稳固统治,北斗星的光辉仿佛倒入酒杯,宴会上鱼汤荡漾就像周武王时期的太平盛世,音乐美妙引得凤凰徘徊。这些都在赞美宴会的高贵和国家的繁荣。
最后两句点明这是每年皇帝寿辰的固定庆典,"赤帝"暗指皇帝,"云龙帐殿"描写庆典现场装饰着云龙图案的帐篷宫殿。整首诗通过夸张的比喻和华丽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皇家宴会的奢华气派,同时蕴含着对皇帝长寿和国家昌盛的美好祝愿。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