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 咏杜鹃
勒使春归,忙杀了、乱红愁绿。
更有甚伤心,向我似啼还哭。
血痕在口,又何用、此间思蜀。
到三更月冷,不许愁人眠熟。
便去何如,如何不去,是谁拘束。
怎似我羁栖,守定暗窗孤烛。
玉人何处,佳期未卜,倩伊行、到彼再三催促。
更有甚伤心,向我似啼还哭。
血痕在口,又何用、此间思蜀。
到三更月冷,不许愁人眠熟。
便去何如,如何不去,是谁拘束。
怎似我羁栖,守定暗窗孤烛。
玉人何处,佳期未卜,倩伊行、到彼再三催促。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杜鹃鸟为引子,道出了游子思乡的深切愁绪。上阕用拟人手法写杜鹃啼血,实际是写自己漂泊在外的痛苦。"勒使春归"看似写春天被强行送走,实则是游子被迫离乡的无奈。"血痕在口"化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暗喻思乡之苦已深入骨髓。
下阕直抒胸臆,用三个问句道出矛盾心理:想回却不能回的纠结。"怎似我羁栖"道出游子处境,与杜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借杜鹃传信,寄托对家人的思念。"倩伊行"的嘱托,让全词在愁苦中透出一丝温情。
全词妙在将杜鹃与游子命运交织,鸟的啼声成了人的心声。语言直白却情感深沉,把漂泊者"欲归不得归"的煎熬写得入木三分。特别是"不许愁人眠熟"这样的大白话,把失眠的痛苦表达得格外真切,让每个有过思乡体验的人都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