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栖真洞
黄冠具行舆,邀我游栖真。
山家杂水树,野径横荆榛。
长松卧苍蛟,乱石错紫鳞。
委曲至洞府,积雪开双门。
结顶宝盖高,下可容百人。
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
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
山间局未终,浮世三千春。
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
山家杂水树,野径横荆榛。
长松卧苍蛟,乱石错紫鳞。
委曲至洞府,积雪开双门。
结顶宝盖高,下可容百人。
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
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
山间局未终,浮世三千春。
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仙气的山洞探险,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寻仙之旅的画面感
诗开头像拍电影一样:道士备好竹轿邀请"我"去栖真洞游玩。路上有野趣十足的山景——杂乱的树木、横生的荆棘,松树像卧龙,乱石像鱼鳞。来到洞口,积雪中打开的双门仿佛通往仙境,洞顶高得像华盖,底下宽敞得能容百人。
2. 时空交错的仙踪
诗人发现神仙不在,只留下未下完的棋局。这个细节特别妙:翠绿的苔藓(翠子)拂都拂不掉,衣袖却沾上清香,暗示仙人刚离开不久。但转头一想,洞中一局棋的时间,人间已过去三千年(浮世三千春),这种时空反差让人震撼。
3. 凡人的修仙梦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叹:多想像神仙一样,笑着飞上云端啊!这里既有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也暗含现实中的无奈——"安得"(怎么能)三个字透露着凡人难以企及的遗憾。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把"寻而不得"的惆怅写得如此美妙:用积雪、棋局、清香这些具体事物,让飘渺的神仙传说变得可感可知。那些未下完的棋、拂不落的苔藓,就像我们每个人心里未完成的梦想,既遥远又仿佛触手可及。
韩松
韩松,梴弟。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由知江州任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二)。八年,为太府寺丞(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九)。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