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八月出都感事 其三 (乙巳)

寇公家计魏三诗,鼎鼐楼台绝妙词。
廉吏儿孙贫不讳,先人清白世元知。
久将寒士题名刺,惟把闲心付酒卮。
故国殊方俱落拓,山灵休怨客归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京城时感慨身世之作,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清廉官员后代的生活困境与豁达心境。

前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开:首句用"寇公家计"(北宋名相寇准的家产)和"魏三诗"(唐代魏野的诗歌)作对比,暗指自己既没有显赫家财,也没有绝世文才。接着以"鼎鼐楼台"(象征权贵生活)反衬自己的清贫,直言不讳地承认作为清廉官员的子孙,虽然贫穷但光明磊落,因为先人的清白品格世人皆知。

后四句转入现实处境:诗人说自己长期以寒士身份投递名帖(相当于现代简历),却始终不得志,只能借酒消愁。"故国殊方"指无论在家乡还是他乡都同样落魄,最后用拟人手法对山神说:别怪我迟迟不归,实在是漂泊无依啊!

全诗亮点在于:1)坦然面对清贫的家境,彰显气节;2)用"寒士名刺"生动展现求职无门的窘迫;3)结尾与山神的对话,将漂泊之苦说得幽默而心酸。诗人用家常话写官场失意,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保持着文人风骨,这种真实感人的表达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