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沼寺 其一

夜色清无滓,虚凉月满亭。
萤飞时度竹,鱼跃乍翻萍。
冉冉云归尽,霏霏露欲零。
剧谈浑得趣,相对两忘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夏夜,读起来像一幅会呼吸的山水画。

前两句是全景镜头:夜色像被洗过一样干净,月光给凉亭披上银纱。这里用"虚凉"形容月光,既写出月光的清透感,又让人感受到夜风的凉爽。

中间四句是动态特写:萤火虫在竹林中穿梭,像流动的小灯笼;鱼儿突然跃出水面,把浮萍撞得翻了个身。天上飘动的云慢慢散尽,草叶上的露珠开始凝结,将落未落。这些画面充满灵动感,"乍翻萍"的"乍"字用得特别妙,把鱼儿突然跃出水面的瞬间定格了。

最后两句转到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两人畅快地聊天,越聊越投入,连自我都忘记了。这里的"忘形"不是真的忘记长相,而是形容聊得尽兴时那种放松自在的状态。

全诗妙在动静结合——静谧的月光与活泼的鱼虫形成对比,又用自然的动态反衬出人心的宁静。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清无滓""浑得趣"这些词,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就像现代人偶尔放下手机,在夏夜院子里乘凉聊天时那种纯粹的快乐。

刘大纲

刘大纲,知新城县(明万历《新城志》卷四)。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由知玉沙县任放罢(《宋会要辑稿》异端二之二五)。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