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中珍贵图书的收藏场景,用日常化的语言展现了皇家文化工程的严谨与奢华。
前两句说集贤殿里堆满了图书,每本书都盖着相同的皇帝印章。这里通过"图书满"和"御印同"的对比,既表现国家藏书的丰富,又暗示这些书籍都经过皇家认证,突显了中央集权下文化整理的规模。
后两句描写真迹进献的流程:按编号登记后,特别珍贵的会被锁进玉盒珍藏。"依数字"体现管理的系统性,"玉函"这个细节既展示皇家财力,也暗示这些典籍被当作珍宝对待。诗人通过"锁"这个动作,给读者留下皇家秘藏的神秘感。
全诗像用文字拍了个短视频:镜头先扫过排满书籍的大殿,接着特写书上整齐的印章,最后定格在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将真迹锁进玉盒的画面。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白描,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盛唐时期国家文化建设的庄重气象。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