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谣赠郑生德徽

名山变幻不可知,飞云作海何恢奇。
淋漓元气来无时,倏忽波浪纷交驰。
霞光融融动晨曦,万顷旋见堆琉璃。
此时群仙笑且嬉,手弄云水相追随。
莲华峰头望陆离,如坐翠艇游天池。
仙僧行脚经年载,为我明明说真宰。
五更天风变崔嵬,独坐云门看挥洒。
前峰后峰荡晴采,似云非云海非海。
烟鬟螺髻须臾改,一气冥濛卷块垒。
莲蕊松林尽蓓蕾,共入烟云化苍澥,下视奔腾动堪骇。
天都翠微参碧穹,灵气上与层霄通。
阴晴朝夕各不同,如启橐籥开元宫。
初见谷口云滃滃,忽觉天半波汹汹。
三十六朵青芙蓉,动影出入苍涛中。
翠嶂都觉浮虚空,天日无际博桑红。
浮丘生与容成公,跨鲤游戏乘仙风。
下界时响泠泠钟,到眼浩荡开心胸。
岂有旋转推鸿濛,造化幻影知无穷。
风声水声去何疾,云兮海兮转无迹。
皎皎羲轮照奇石,依旧诸峰挺寒碧。
我为云海谣,欲作云海樵。
黄山山头暮复朝,日餐流瀣居云巢。
云为醴兮星为瓢,吐纳清气如灵潮。
芝膏朮饵手自调,俯弃尘世同鸿毛。
列真一旦抗手招,为驾采鹿驱仙轺。
东溯溟渤西神皋,瞬息千里何飘摇。
空中雅奏鸣天韶,可以狎视烟海穷云霄。
喜君却住黄山坳,逸气欲与山争高。
通眉秀骨森清标,爱客为我披蓬茅。
君诗君笔亦复超,我歌我谣庶勿嘲。
君不见山南阴阴杂檀柘,我有先人白云舍。
鹤背从君傥同跨,遥指横云古峰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黄山景色的长篇歌行,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描绘,展现了黄山云海变幻莫测的神奇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首句“名山变幻不可知”,直接点明黄山是一座充满变幻的名山,预示着后面将会有神奇的景象出现。接着“飞云作海何恢奇”,描绘出黄山的云海犹如翻江倒海般壮观。

“淋漓元气来无时,倏忽波浪纷交驰”,形象地表现了云海中的元气淋漓,波浪翻滚,变化无常。接下来的句子中,“霞光融融动晨曦,万顷旋见堆琉璃”描绘了黄山日出的美景,而“群仙笑且嬉,手弄云水相追随”则把黄山的美景赋予了神仙的世界,更加增添了神秘感。

“莲华峰头望陆离,如坐翠艇游天池”,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莲华峰头眺望美景的感受。接着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仙僧行走、五更天风、独坐云门等景象,展现了黄山景色的千姿百态。

诗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烟鬟螺髻须臾改,一气冥濛卷块垒”描绘了云海的瞬息万变,“天都翠微参碧穹”则展现了黄山天际线的辽阔壮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描绘,把黄山云海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黄山景色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精神境界。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郑生德徽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与郑生一同追求仙境的愿望。整首诗以歌行的形式,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