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回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形象。
前两句像一张老照片:在学堂桥头("桥门"指古代学校)被镜头定格时,老先生仪态端庄谦和("恂恂"形容温厚有礼的样子)。后两句特写他的精神面貌:虽然头发已像古人般花白("黄发"指老人白发),但眼神炯炯精神健旺("矍铄"),是乡里德高望重、在宴席上被推举坐主宾位("乡饮大宾"是古代尊老礼仪)的长者。
全诗短短20字,通过"摄影"这个现代视角与"乡饮"传统礼仪的碰撞,既留下具体可感的形象,又传递出对传统文人风骨的怀念。最妙的是"矍铄"二字,让一位白发苍苍却目光如炬的智者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