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帆影和米楼韵
为谁送到。
恁斜斜整整,蓦地来悄。
暮雨初收,叠鼓犹催,殷勤澹月留照。
支筇爱唤秋江渡,问波底、去来多少。
只两边、纯浸遥山,一霎半湖遮了。
记得离筵江上,举杯尚未劝,听说风好。
犹自凭阑,不觉回头,已乱一行飞鸟。
知他寂历斜阳外,消几度、醉眠欹倒。
怕有人、肠断登楼,误认黏天衰草。
恁斜斜整整,蓦地来悄。
暮雨初收,叠鼓犹催,殷勤澹月留照。
支筇爱唤秋江渡,问波底、去来多少。
只两边、纯浸遥山,一霎半湖遮了。
记得离筵江上,举杯尚未劝,听说风好。
犹自凭阑,不觉回头,已乱一行飞鸟。
知他寂历斜阳外,消几度、醉眠欹倒。
怕有人、肠断登楼,误认黏天衰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江暮色中的帆影图,充满离愁别绪和人生感慨。
上片写眼前景:开篇用"为谁送到"的疑问,将帆影拟人化,仿佛这些斜斜整整的船帆是专程为谁而来。暮雨刚停,鼓声催促,淡淡的月光静静照着江面。诗人拄着拐杖站在渡口,看着水中来来往往的船影,远山倒映在湖面,转眼间又被船帆遮住半边。这些动态的描写让画面活了起来。
下片转入回忆:想起当初在江边饯别的场景,酒杯还没举起,就听说顺风正好要开船。凭栏远望时,不经意回头,已见一行飞鸟掠过。诗人想象着远方的人独对斜阳,不知醉倒过多少次。最后担心有人在高楼上望断愁肠,会把天边的帆影错认成连天的衰草。这里用"误认"的细节,把思念之情写得格外动人。
全词以帆影为线索,将现实与回忆交织,通过"暮雨"、"澹月"、"斜阳"等意象营造出惆怅的氛围。最妙的是把无形的离愁寄托在有形的帆影上,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若隐若现的船帆,感受到诗人剪不断的思念。语言虽含蓄,但情感真挚,就像一幅水墨画,留白处最见深情。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