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
昨夜除书下太清,一麾千里拥双旌。
漠符出守朱轓重,越邸怀章昼锦荣。
青琐窗深传夕拜,红莲幕下得时英。
稽山寻胜穷幽窈,禹穴采书极粹精。
贺老清虚陶内景,微之惠爱浃舆情。
舍人早促还朝计,旦暮追锋柄宰衡(宋黄康弼《续会稽缀英集》卷三)。
漠符出守朱轓重,越邸怀章昼锦荣。
青琐窗深传夕拜,红莲幕下得时英。
稽山寻胜穷幽窈,禹穴采书极粹精。
贺老清虚陶内景,微之惠爱浃舆情。
舍人早促还朝计,旦暮追锋柄宰衡(宋黄康弼《续会稽缀英集》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派往越州任职的荣耀场景,以及对他未来政绩的美好期待。全诗充满对仕途升迁的赞美和对地方治理的期许。
前四句写任命场景:昨夜朝廷的任命书从天上降下,这位官员将带着仪仗远赴千里之外的越州。手持符节出任地方长官显得格外尊贵,在越州官邸展开文书更显衣锦还乡的荣耀。这里用"朱轓"(红色车帷)、"昼锦"(白天穿锦绣)等意象突出官员的显赫身份。
中间四句想象赴任后的生活:在雕花窗棂的深院处理公务,在红色幕帐下聚集贤才。闲暇时可以去会稽山寻幽探胜,到禹穴(传说大禹藏书处)收集珍贵典籍。通过"青琐窗"、"红莲幕"等华美意象,展现官员既严肃办公又风雅生活的一面。
最后四句用历史名人作比:像唐代贺知章一样清雅脱俗,像元稹(微之)那样深得民心。并期待他能早日回朝升任宰相。"追锋车"(古代高级官员的马车)的意象暗示着更大的政治前途。
全诗通过辉煌的仪仗、华美的官署、风雅的业余生活这一系列画面,塑造了一个理想官员的形象——既享有尊荣地位,又能造福地方,最终必将获得更大重用。诗中典故的运用(如贺知章、元稹)让赞美显得含蓄而高雅,对山水典籍的描写则增添了文人雅趣。